退出職場,生活反而比起上班時還要忙碌,一方面也是一直希望自己把腳步放慢下來,不要再像以前那樣急躁。
就這樣的悠閒,所以今年到了四月末我才出門賞桐,油桐花早已過了青春期,但是少婦時期的桐花季也是風韻十足的,今天出門去關西龍潭交界小粗坑古道。
小粗坑在北部一向是賞桐花的名點,同時加映的還有螢火蟲我還沒拍過。小粗坑古道過去是條牛車路,連結關西和龍潭,沿路都在林蔭下,不論是不是賞花,來此散步爬山很舒服。幾年前剛從嘉義調回中壢時也有來過,那次時序更晚,桐花已經差不多沒了。
把車停在往崑崙藥用植物園的路旁,盡管是平日,車還是很多,大家都來賞花,這波疫情把許多人關在家或逼到大自然戶外。
轉入往小粗坑的路旁往山上看,隨處都有點點雪白如雲的花影。
剛走沒多久就看到山徑上落花紛紛,登山遊客蠻多,路面雖然崎嶇不平,邊走邊賞景拍照,安步當車不會覺得累也不會不好走。
五月雪的名號實非虛傳,走在小小的古道上,時不時會撞到從天飄落的桐花,路旁植物的葉面早停落滿滿這個季節專有的美麗,新新舊舊也才一天半天的距離,這好像人世間般!想起職場曾經的一些紛紛擾擾,當下鮮活的糾結,現在全部都是乾竭的往事了,算算也才幾個月前的事不是嗎?
莫憐落花殘,凋落的芬芳自有曾經的美麗,墜落化泥的想念明春更璀璨,現在的一切都是過去的累積。
我應該是缺乏美感度的賞花人,只會一路拍照,卻鮮少動手加工景觀,感謝那些懷著美好心情的人留了一顆心,小粗坑今年的春天十分浪漫。
過去許多年,在工作時的苦逼,常常自問何時能歸去?
人說若無閒事在心便是人間好時節,陽光下茁壯伸展的幼蕨芽讓人看了頗受鼓舞。
越往上走,桐花花況越是熱鬧!小粗坑的桐花我今年躬逢其盛,石上、土地、葉上、水面上…無處不是滿滿落花,美極了!
過去許多年,只要油桐花開,北部客家聚落就會舉辦熱鬧的桐花祭,今年由於疫情,全民都在防疫工作上著力,賞花這枝微末節的生活風雅就少談了。
但是對於我這種過動的退休小老人,關在家太多天會有點憂鬱,出來吹風曬太陽,換掉過去職場的舊氣味,人生下半場才開始。
因為我一路在找景色,走得很慢,遇上一位白髮斑斑的大哥,他也走得步履蹣跚,氣息很喘,我看他一個人便開口跟他哈拉幾句。
「大哥您自己一個人來爬山?」
「沒有,我和朋友來,他們走比較快」一邊說著他停下來喘大氣,額頭上掛滿斗大汗珠。
「沒關係啦,慢慢走,我也走很慢啊!」
「昨天沒睡好,體力比較不好」
「沒關係,走累了就休息一下,總會到的」
又過了10分鐘左右,那位大哥和我錯身好幾次,停下拍照他就超車,但我只要站起來走幾步就超過他。
換他開口「你要走到上面去嗎?」
「就走走,走多少算多少」我說
「你到上面去如果遇到5男4女,一群人,那是我朋友,你幫我跟他們說,我累了,不上去了」
「啊!大哥您不走啦?」我問「那大哥您是從哪裡來的,貴姓?」
「我從基隆來的,我姓陳」
「好的,陳大哥,我會轉告您的朋友,您下山一個人小心喔」
我繼續往上賞桐拍照,途中也遇到一群大哥大姊,不過經詢問他們不是方才那位陳大哥的同伴。
沿路上桐花滿滿落了˙一整個山徑四周,各有姿彩,各有美麗。
在爬上一個平台休息地,一群開朗的大哥姊也在休息聊天,氣氛十分開心。
「請問您們是基隆來的嗎?」
「對啊」
「太好了!陳大哥託我告訴您們說他體力不支先行下山等您們了」
那群哥姊笑了出來,有人發聲「我就知道他爬不上來,哈哈」
「來吧!帥哥這碗芋園給你吃,他不上來就賞給你吃」一位大姊端來一碗冰涼的甜湯。
「謝謝大姊,您們吃吧,我自己有準備東西,謝謝」
古言「十年修得同船渡」能在這路上遇到也算緣分,過去生中,或許我們曾經有過絲絲縷縷的牽纏。
口信帶到後,覺得心頭清爽了,好像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事。詢問其他山上下來的登山客,在平台上去後幾乎沒有桐花,所以我也決定在此回頭下山。
一樣一條路,有人走起來輕鬆自在,有人卻十分負擔;有人只為來健身爬山,有人卻是來尋花問柳,如我就是。
一樣的公司,有人認真做事,有人認真做人;一樣的工作有人廣結善緣與人合作,有人踐踏他人,狐假虎威,以欺壓他人為樂。
走出古道,今天相機拍到許多美麗的桐花,這裡的樹普遍很高,鮮展在枝頭的難以靠近,落地的雪白卻各有風采。
小粗坑出口的相思樹也開滿黃橙橙的小球花十分可愛。
回到車上,發動車子,擦擦汗,品賞幾口出門前泡的陳年百兩茶,潤口回甘,吃著來時買的麵包,生活這樣平淡卻覺得有滋有味。
朋友傳來一則訊息,那是關於前公司一位主管因為案件,上了各大報的社會版。
到了晚上,神通廣大的朋友連判決書都傳過來,內容對其犯罪的過程一言一行都寫得鉅細靡遺,看了直覺得情何以堪!
人生如行路,路也許不平,慢走細履,但憑良心,終會到達坦途;沿路自恃高傲,目中無人,胡作非為,與人結怨,高高在上的花一旦落地也是如泥。
2020小粗坑賞桐https://youtu.be/QyyS8l4xD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