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三月初,公司的同仁約好要在四月去騎「樹林到新店」這算是大漢溪右岸的路線,再轉新店溪。在出發前的一星期,實際去看路徑,部份路段在施工,我們便臨時決定更改路線,改由鶯歌陶瓷博物館對面的河濱自行車道往下游騎。這條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可以一直騎到八里。
行路當天,天氣放晴了,一早我就開車到鶯歌,車組好後騎了一圈,才看到同仁到達。這次,一共有10人參加,包括傑哥和他朋友、筆哥一家子三口、志強和他女友、Jessie和Peggy、小弟我。
一早的陶瓷博物館,花紅葉綠,清清幽幽,十分宜人,這個小鎮總有股古老的味道,也許,在持續的都市發展中,這有如褪色照片的記憶和氛圍,終將走入深沉的歲月。我喜歡這個鎮,過去,來這裡,有時為了買壺購盅,因為鶯歌是台灣的景德鎮;有時,來訪,為了喝杯有深山氤氳霧氣的普洱;當然,有的時候為一盤阿婆壽司和茶碗蒸。現在,來這兒還可以騎車,許多的車友已經開始出發。
預計要七點出發,集合、哈拉和一些瑣碎事情,開始騎已經將近八點。照片右側的溪流就是大漢溪,現在的光景看起來,實在很難去想像,過去,由淡水可以有商船,沿溪上行一直到大溪。真的是世間的滄海桑田!
Jessie和Peggy因為沒有自己的自行車,所以她們騎車到柑園橋下租腳踏車。如果忽略掉已經發臭發黑的溪水,這沿途的風景還真的是山光水色,徐徐風中,讓人忘記工作上的壓力和所有生活上的不快樂。
這是路上的標磚,是鶯歌到淡水自行車道第2.5公里處,我聽到有旁邊的人說「鶯歌到淡水只有2.5公里啊?」有點三條線,連自己生長的土地都這麼陌生!
在遠方的山應該是新店方向,那原來是我們要去走的,下次吧,現在這邊也很美的。
原本我想騎我的捷安特小黑,不過,這次為了要加上車旗,所以還是讓二黑出門。27段,有些小題大做了!
路上,在這兩座橋下,風很涼,很多車有都在這裡休息。隨著時間越來越晚,自行車道也越來越多人在騎車。有些是幾個朋友一起,有的全家出動,騎車現在好像是另外一種全民運動。
在自行車道和河之間還有一些溼地公園,種植水生植物,不騎車在此散散步應該也很不錯。
筆哥和他兒子,好一派天倫之樂啊!想到我兒子小時候也很黏我,現在長大了,有自己的節目,一起騎車怕也難!
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是一條很優質的自行車道,路面平整,和汽機車分道,沿河而行,自大溪到八里,連接到八里左岸自行車道。走過關渡大橋還可以到淡水,接金色水岸自行車道。
從大溪端可以看山賞璘璘水色,走往台北漸漸可以看到大都會的繁華。
這新海橋是今天的折返點,離鶯歌大約16、7公里,團中的老弱婦孺說已經累了,騎不動了,所以決定就騎到新海橋。我是覺得還不過癮,本來和志強想一起騎到八里,後來想想,既然大家一起出門就將就配合團隊腳步。
這位不是「馬尼拉」也不是「瑪麗亞」喔!瞧她連休息都要擺出撩人姿勢就知道她是「性感女神」,她是我們車隊的總召喔,Jessie是也。
回到鶯歌已經中午,大夥去阿婆壽司用餐,街上車水馬龍,人聲鼎沸,太陽熱情地散發熱力,吃飽後,各自解散返家。
本日騎乘 42 k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