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同樣的光影中追想

出門旅遊總覺得夜晚特別短暫,一覺醒來又要奔向下一個行程。回想起小學暑假回山中的老家,每天太陽從東邊的山爬上來已經89點鐘,這時爺爺和叔叔才會好整以暇地準備好農具,然後出門執行一天的農務;每次在飯店收拾行李,陽光從窗照進來,腦海都會浮現爺叔準備出門前的身影,因為時間、光影和我收拾打包的動作都很相像。吳念真在「念念時光真味」中說到他在煮白菜滷時想起已經過世的父親,連他端上桌時吆喝的姿態都呈現相同得樣子,我特別有感!

IMG_7092.JPG

一晚的霧已經散去,天氣雖不算大晴,至少沒有下雨,落地窗外山村是安靜的,沒有想像中連續假期的人潮喧騰,也可能時間尚早,還沒有出現。

離開昨晚住宿的飯店再度上路往南,台三公路並無大量車潮,一路經大湖、鯉魚潭水庫、卓蘭、東勢,風光秀美,路邊山坡許多水梨已經套上紙袋保護,也算是種特別風景,慢駛行走自有一種壓力釋放的暢快感。

光影魔术手拼图.jpg

就這樣龜速到竹山已經過中午,中南部沿山吃山,最多的平民美食就屬烤雞,放山奔跑的雞隻口感彈牙滑緻,每到幾乎必嚐;可是直接說烤雞就遜掉,所以甕缸雞、甕窯雞、窯烤雞…等等五花八門之名稱皆有。

P1600704.JPG

用木頭窯悶烤的是接地氣的在地美食,反正出爐的雞肉皮酥肉滑有湯汁,吃起來不柴口就是好雞。我們隨機選了一家餐廳用午餐,過吃飯時間,客人不多,但是菜的口感可不冷場,吃完我們帶著一份滿足感上山。

P1600707.JPG

今天打算落籍溪頭,在附近訂的飯店人潮爆滿,還好有預訂,8樓的好view沒錯過。飯店就在往溪頭的公路旁,到溪頭2公里,也有接駁車可以免費接送到園區;飯店後面有一大片竹林,靠山有小路通往山頂。

P1600710.JPG

P1600712.JPG

P1600716.JPG

P1600721.JPG

Cheekin後我到後面的小徑訪幽探勝,櫻花已經走到謝落的季候,枝枒上留的花朵正哼著餘音尾聲,小路走爬坡約50米,在飯店正後方有一處平緩土地,這裡有住家幾戶。

P1600709.JPG

伯母那一盆無取可代的醃李

在這裡看到有結果的李子樹,樹旁也有一群外地遊客,大家在討論著李子可不可以吃?主人家倒是大方地說「诶盪甲!你們可以採來吃吃看」

嘉義老家以前在屋後也有一棵這樣的李子樹,在物質不豐足的當年,哪有甚麼零食,山邊水涯隨手可採的野莓野果就是最好的零嘴,這是現在的小孩無法想像。

印象中那李子又小又酸又澀,可是口慾不滿的我們仍然採著吃儘管吃起來酸溜溜苦澀澀。住在老家後面高一坎的堂伯母有一次請我吃了最好吃的醃李。

那個下午她採了許多小酸李,洗淨後用拍碎,然後先用鹽醃,倒掉酸澀的水,再用砂糖、薑末和醬油醃漬。伯母用一個水瓢裝著,搖入味後,自己先吃了一口,然後一邊走一邊端到我面前「你買甲某?」

那是我第一次吃到口味層次這麼豐富的醃李,酸澀已經退去大半,鹽糖各半的滋味,咬嚼後嚐得到醬油和薑的混合香氣,感覺是一道涼拌菜,長大後吃到類似的口味大概就是南部的番茄切盤醬汁的味道。那天,我和伯母、堂兄弟妹一起共享了一盆醃李,這麼多年過去那滋味忘不了!

伯母在許多年前因癌症病逝,那時她已經搬下來住老家三合院的正身,因為先前她婆婆(也就是我爺爺的大嫂)在老家後面的坡坎上喝巴拉松自殺,死狀甚慘,身旁周圍的草都因痛苦掙扎被拔光了,然後接著就聽說她陰魂不散,晚上都會去敲門,所以她兒子也就是我堂伯就搬下來和奶奶隔鄰而居。堂伯是個鄉下老粗,對自己老婆生病也不懂照料及早就醫,拖到後面已經無力回天,聽母親說死前非常痛苦。

蟲鳴夜闌往事如星閃爍

再次看到這青青翠李我想起伯母,祝福她離苦得樂,醃李的滋味沒褪出記憶,對她的遙祝也不斷;主人家邀我採李嚐嚐我沒有做,因為再美好的滋味應該也勝不過當年伯母那一盆!

P1600732.JPG

繞了一圈,我從另一片竹林走出馬路,這片竹林在暮春季節翠得快出汁,綠得真美!

P1600738.JPG

馬路的公車站牌邊有株櫻花開得很引人

P1600741.JPG

IMG_7148.JPG

回房後,陽台上恰好可以觀賞夕陽,太陽一落山,夜幕就立即填滿山谷,燈火亮起,夜色裡傳來的是都市難得聽到的蟲鳴,這些蟲唱夜顯得更寂靜了,但是心頭上那些往事卻像星星一般,在記憶山頭頂上的天閃閃亮亮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小方的生活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